健康的爬一般來說應該不會拒食的
而救我認知一般發生拒食的原因大概就
緊迫:

一般就是環境改變引起,當從原棲地被移往新的棲地時
一些比較敏感的個體就會發生(例如 野生生物的捕捉 或是新買來的寵物)
由於緊迫 所以拒食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打擾 讓他去適應(不要甚麼10分鐘就去看一次 或是飼養環境一直變
一般來說 一個禮拜內就能進食
沒改善的話 野生動物就請讓牠回歸原棲地
寵物店買的那種 就請確認飼養環境是否合適
假如都沒問題 請一個體健康程度判斷是否就醫
一般寵物店購買的個體 應該已經適應人工餵食
所以餓個幾天後應該就會進食
假如沒有 而飼養方式環境也都沒錯
可能就是去懷疑個體是否不健康(寄生蟲、腸胃疾病等)

低溫:

爬蟲是變溫動物
牠的活動力也會受到外在溫度所影響
而消化也是
爬蟲消化時溫度能幫助消化
像是酶還有腸內菌像都會受到溫度影響
一但取食後 沒有足夠溫度去幫助消化
運氣好能消化完畢 運氣不好糞便異常 嘔吐 甚至寄生蟲的爆發
低溫影響腸胃系統的運作 表現出來的就會是拒食
一般來說採用加溫之後就會立即改善
要是已經發生嘔吐的話 即便加溫也不會立即見效
因為腸胃道已受損需要幾天時間修復(就像你得腸胃病一樣不能馬上正常吃東西
幾天後就ok了(吐過後拒食很多天請去看醫生

腸胃道疾病:

這一般人不易處理 看醫生是最好的選擇
基本不易發生
常見的就寄生蟲的爆發(拉稀 且肉眼能見小蟲蠕動
大多是飼養方式或環境
爬蟲的體內 或多或少一定存有寄生蟲跟人一樣
一般都會壓制在不影響身體運作的數量
一但身體差 便可能爆發
像是上面所提的低溫
其他還有環境清潔 糞便不清而濕度又高的話
寄生蟲就可能在糞便孳生 而回到爬的體內
還有活餌其中 昆蟲像是蟋蟀等
體內一定有寄生蟲 不過不用太擔心
健康爬蟲個體就像上面說的能壓制
擔心的話就定期去做驅蟲
其他活餌像是魚或青蛙或是蝸牛則要特別注意
因為這類生物裡面可能是心絲蟲 血線蟲 吸蟲等的中間寄主
若是非餵食不可的話 就要更常去檢查
最後還有環境
飼養環境有些人會想佈置得像原生地一樣
其實不無不可 只是對於介質就需要殺菌處理一番
像土或是水苔裡面可能就藏有寄生蟲卵 一般最簡單就高溫殺菌
像是日曬 熱水 微波等方式
個體的健康一般能從食欲跟尾巴去判斷
尾巴是蜥蜴用來儲存能量的地方 要是尾巴消瘦絕對是出問題了

特殊例子:眼部受傷

實際遇過 沒把握最好直接送醫
草巨小時候(掌心大小)養在一起 結果餵食時的推擠
有隻眼睛就被踢了一腳 當下看是沒有異常 所以沒在意
隔天開始拒食了 眼睛也幾乎閉緊緊
看眼睛沒有其他惡化發生所以不理她(爬類的復原能力很強不是太嚴重一般都能自行復原
不過拒食來到第三天體型已經比同梯的還小了
只好強迫進食啦
用去頭蟋蟀沾他嘴角誘使取食
嘗試爆頭蟋蟀未果 馬上就去買雞肉泥(嬰兒食品)啦
果然一試見效 沾一些在嘴邊
馬上狠嗑 過幾天眼睛也好了 體型還反超前
真的是神物啊

 

一般灌食是很少發生的 通常是身體已經很虛弱
可能有人灌食是把麵包蟲或蟋蟀硬塞
不過 我個人認為
那類食物的灌食可能會產生其他傷害
因為若是腸胃道已受損 那根本是二度傷害(麵包蟲麥皮那類不易消化)
還有人是把蟲塞進嘴裡後怕她吐出來把她嘴摀住
對我而言覺得是慘忍了 而且嘔吐也是一種保護機制
可能真的就是腸胃受傷所以拒絕的啊
這種時候流質食物才是最好選擇
雞肉泥拌鈣粉益菌加溫水攪拌 用針筒吸取餵食
這樣真的比較好
當然能看醫生是更好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lgamek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